平生尚倜傥,壮大苦摧折。主人能结纳,佳境为铺设。
渺杳东江来,谽谺暮云裂。倡女稍多艺,市酒且供啜。
侠气复何聊,心朋幸相悦。解冠从放荡,大呼谁挽掣。
咄哉千里足,嗟乎三寸舌。海物唤龙取,天葩令鬼折。
艳唱声非雅,戏谈理当谲。帷房笑私昵,闾巷嘲琐屑。
更鼓莫催睡,夜风才去热。俗士鲜大志,于今重小节。
内行豕在泥,外貌犬伏绁。吾侪古豪杰,方寸浴日月。
被谤肯自疑,为欢顾犹拙。放饭彼不惭,使我无齿决。
江亭醉后。宋代。李觏。 平生尚倜傥,壮大苦摧折。主人能结纳,佳境为铺设。渺杳东江来,谽谺暮云裂。倡女稍多艺,市酒且供啜。侠气复何聊,心朋幸相悦。解冠从放荡,大呼谁挽掣。咄哉千里足,嗟乎三寸舌。海物唤龙取,天葩令鬼折。艳唱声非雅,戏谈理当谲。帷房笑私昵,闾巷嘲琐屑。更鼓莫催睡,夜风才去热。俗士鲜大志,于今重小节。内行豕在泥,外貌犬伏绁。吾侪古豪杰,方寸浴日月。被谤肯自疑,为欢顾犹拙。放饭彼不惭,使我无齿决。
李觏(1009—1059),字泰伯,号盱江先生,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、改革家,他生当北宋中期“积贫积弱”之世,虽出身寒微,但能刻苦自励、奋发向学、勤于著述,以求康国济民。他俊辩能文,举茂才异等不中,讲学自给,来学者常数十百人。李觏博学通识,尤长于礼。他不拘泥于汉、唐诸儒的旧说,敢于抒发己见,推理经义,成为 “一时儒宗”。今存《直讲李先生文集》三十七卷,有《外集》三卷附后。为纪念李觏,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,塑有李觏雕像,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。 ...
李觏。 李觏(1009—1059),字泰伯,号盱江先生,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、改革家,他生当北宋中期“积贫积弱”之世,虽出身寒微,但能刻苦自励、奋发向学、勤于著述,以求康国济民。他俊辩能文,举茂才异等不中,讲学自给,来学者常数十百人。李觏博学通识,尤长于礼。他不拘泥于汉、唐诸儒的旧说,敢于抒发己见,推理经义,成为 “一时儒宗”。今存《直讲李先生文集》三十七卷,有《外集》三卷附后。为纪念李觏,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,塑有李觏雕像,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。
寄题潘少承西樵山房。明代。黎民表。 新营丹室铁泉山,千树梅花不共攀。夜夜京华成短梦,白云红叶屋三间。
移居(二首)。明代。多炡。 几车书籍重新迁,绕架殷勤手自编。一世蠹鱼同出入,千秋鸿宝足留连。挥毫隔竹萧萧雨,洗墨临池澹澹烟。熟读《离骚》还痛饮,颓然犹藉古人眠。
诸公唱和多记经历之事因感昔游复用元韵凡三。宋代。苏颂。 朝鞍早过凤楼西,雨浥轻尘未有泥。颁宴百壶人共醉,演纶双笔客同携。紫微旧刻兰堂閟,朱字新牌艺院题。更识训词深厚意,言成膏泽惠编齐。
洮湖纪兴 其二。明代。王樵。 西对三茅意自閒,谁知湖外有青山。小楼堪筑平沙上,两面回看兴未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