壬申七夕

壬申七夕朗读

已驾七香车,心心待晓霞。

风轻惟响珮,日薄不嫣花。

桂嫩传香远,榆高送影斜。

成都过卜肆,曾妒识灵槎。

译文

难得等到七夕她已驾着七香车。刚刚两心相会又忧无情的晓霞。

清风夜静,唯有玉佩的响声,日光微弱点吧,不要晒枯了艳丽的鲜花。

月中的嫩桂,它把馨香传得更远更远。星间的高榆给人间送来舒适的影斜。

她不想人间知道他们相会的事,因妒成都卜肆中有人能识别灵筏。

注释

壬申:大中六年,时商隐在梓州柳仲郢幕。

七夕:七夕始于汉朝,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。

七香车:用多种香料涂饰的车。《太平御览·魏武帝与杨彪书》:“今赐足下画轮四望通幢七香车二乘。”

日薄:(七日)将晚时·日光渐淡。

嫣(yān):同蔫,蔫萎不鲜活。

桂嫩:指初七夜新月半圆。

榆:白榆。星名。《乐府诗集·陇西行》:“天上何所有,历历种白榆。

卜肆(sì):占卜的摊子。

槎(chá):木筏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郑在瀛编著.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汇注汇校:崇文书局,2015.08:第557页

2、郑在瀛编著.李商隐诗全集 汇编今注简释:崇文书局,2011.12:第459页

3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三台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.李商隐梓州诗今译:.,1994年01月第1版:第47页

壬申七夕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是大中六年(852)七夕作的,是诗人托杜惊转致令狐的失望之作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黄世中注疏.类纂李商隐诗笺注疏解 第3册:黄山书社,2009.11:第1728-1730页

  前六句讲的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。一二句讲的是织女已驾车渡河,与牛郎相会,他们相会之后,害怕此夜良时将逝,所以“起视夜何其”,直到太阳从东方升起。三四句讲的是牛女相会时,牛郎好像听到了织女环佩的声音,又好像看见了她如花之貌,风轻轻的吹来,所以佩响轻微。日薄,所以花容不萎。想象织女于黄昏时动身离开,故曰“日薄”。五六句讲的是月桂为他们传送嫩香,白榆为他们投影翳蔽,成就他们好合。

  末联讲的是织女不想要人间知道他们相会的事情,忌有成都卜肆中识灵槎的人。抒发了自己深切的感叹。末句讲的是双星不想人间知道他们的秘密,深怪成都占卜摊子上的严老头子懂得灵槎而多管闲事。从字面上看,只能作如上解说;至于还有什么特定的寓意,尚无有力证据,不敢妄言。

  全诗诗人以织女自况,以牵牛比牛党,令狐绚。

李商隐

李商隐,字义山,号玉溪(谿)生、樊南生,唐代著名诗人,祖籍河内(今河南省焦作市)沁阳,出生于郑州荥阳。他擅长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,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,和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,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、温庭筠风格相近,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,故并称为“三十六体”。其诗构思新奇,风格秾丽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广为传诵。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,难于索解,至有“诗家总爱西昆好,独恨无人作郑笺”之说。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,一生很不得志。死后葬于家乡沁阳(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)。作品收录为《李义山诗集》。 ...

李商隐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自从销瘦减容光,万转千回懒下床。
不为傍人羞不起,为郎憔悴却羞郎。

()

古台开士说金经,传道天花落紫冥。广舌不来尘海变,春风唯见草青青。

()

红衣落尽翠盘倾,浣我清波一鉴明。说与儿童须摘尽,莫留馀叶引秋声。

()

祗为抽簪早,归来已四春。本非食肉相,犹是饭牛身。

负郭无新业,灌园有旧邻。矶边独钓客,陇上偶耕人。

()

一笑不可得,同心相见稀。摘菱频贳酒,待月未扃扉。
星影低惊鹊,虫声傍旅衣。卑栖岁已晚,共羡雁南飞。
好欲弃吾道,今宵又遇君。老夫相劝酒,稚子待题文。

()
真宗

来相于庭,鸣鋗锵锵。

奉牲而告,登彼雕房。

()